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气郁痰火,阴阳失调。其病变主要在肝胆心脾。临床辨证,首当辨别癫症或狂症之不同,癫症主要表现为精神抑郁,沉默痴呆,喃喃自语。狂证则主要表现为喧扰打骂,狂躁不宁。但是两者之间又可相互转化。其次当区分气血痰火之偏盛。若病程久延,还当辨明邪正之盛衰。
一、癫症
1、 痰气郁结
证候:精神抑郁,表情淡漠,神智痴呆,语无伦次,或喃喃自语,喜怒无常,不思饮食,舌苔腻,脉弦滑。
辨析:①辨证:本证多由思虑过度,所求不得,好高骜远,曲意难伸所致,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的妄想症、青春型和紧张型,以精神抑郁,精神痴呆,苔腻,脉弦滑为辨证要点。本证气郁日久可以化火,转为狂证。②病机:肝气被郁,脾气不升,气郁痰结,阻蔽精明,故表现为精神抑郁,表情淡漠,神智痴呆,语无伦次,喃喃自语,喜怒无常等精神异常的证候。痰浊中阻,故不思饮食,舌苔腻,脉弦滑。
2、 心脾两虚
证候:精神恍惚,魂梦颠倒,心悸易惊,善悲欲哭,肢体困乏,饮食衰少,舌淡,脉细无力。
辨析:①辨证:本征多由病后失养,禀赋不足,或忧思过度,或癫症日久而成,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的单纯型或其他型频繁发作后的衰退状态。以神思恍惚,心悸易惊,善悲欲哭等为辨证要点。②病机:心血不足,心神失养,故见神思恍惚,魂梦颠倒,心悸易惊,善悲欲哭等症。血少气衰,脾失腱运,故饮食乏力。舌淡,脉细无为均为心两亏,气血不足之象。
3、 气滞血瘀
证候:表情呆板,情绪不稳,喜静不稳,喜静恶动,妄闻妄见,胸闷心烦,失眠头痛,经行量少,色紫或有血块,舌质紫黯,脉沉涩。
辨析:①辨证:本证多由积忧久郁,气滞血瘀,或外伤后淤血内停所致,常见于未婚 女青年。以表情呆板,喜怒无常,经行量少色紫,舌质紫黯为辨证要点。。病情常呈周期性加剧,经前病重,经后病缓,注意不可误以为痊愈。②病机:气滞不畅,淤血内停,阻闭清窍则表情呆板;神失所养则妄闻妄见,情绪不稳,哭笑无常;肝气不疏则胸闷心烦;气滞血瘀,故头痛如刺;冲任失调,则经行量少,色紫或有血块;瘀滞随经而缓,故呈周期性发作;舌质紫黯,脉沉涩为血瘀为征。
二、狂证
1、 痰火上扰
证候:病起急骤,先有性情急躁,头痛失眠,两目怒视,面红目赤,突然狂乱无知,逾亘上屋,骂言叫好,不避亲疏,或毁物伤人,气力逾常,渴常冷饮,便秘溲吃,不食不眠;舌质红绛,苔多黄腻,脉弦滑数。
辨析:①辨证:本证多因暴怒伤肝,肝火暴张,鼓动阳明痰热所致,故起病多急骤。以突然狂乱无知,兴奋躁动,面红目赤,便秘溲赤,舌质红绛,苔黄腻等为辨证要点。②病机:肝火痰热,上扰神明,故性情急躁,头痛失眠;蒙蔽清窍,神明昏乱,则狂乱乱无知,骂言叫号,不避亲疏;四肢为诸阳之末,阳盛则四肢实,故登高逾恒而气力逾常;肝火暴张故面红目赤,渴常冷饮,便秘溲赤,不食不眠。舍红绛,苔黄腻,脉弦滑数,均为痰火内盛之征。
2、 火盛伤阴
证候:精神疲惫,时而躁狂,情绪焦虑紧张,多言善惊,烦躁不眠,形瘦面红,舍红少苔,脉细数。
辨析:①辨证:本证多因素体阴亏,或五志化火伤阴,或狂病日久气阴两伤而成。以精神疲惫,狂势渐减,型瘦面红,舍红少苔,脉细数为辨证要点。②病机:气阴不足,气虚则精神疲惫,狂热渐减;阴虚而阳亢,虚火上炎,扰乱心神,故时而躁狂,情绪焦虑,紧张,多言善惊;水火不济,故烦躁不眠;形瘦面红,舍红少苔,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征。